第二课堂 | 岭南诗词研习社(珠海)社课回顾:古音与格律诗写作

Body

近日,岭南诗词研习社(珠海校区)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的许树妙助理教授在海琴6号631讲解了一堂以“古音与格律诗写作”为主题的社课。

 

一、韵书的发展

格律诗中的押韵要求“主元音+韵尾+声调”的单位相同,而古代各地的方言不尽相同,经常会出现同字不同音的现象,诗歌写作的音律难以统一。南北朝以后,“韵书”出现,这类工具书将能够押韵的字进行分组,便于诗词创作时选择的脚字(最后一字),这些分组就是“韵”。韵书为诗歌的音律提供了统一标准,为后世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韵书是诗歌写作的音律标准,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延续与稳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隋朝的陆法言编纂了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切韵》划分了193个韵,齐梁陈隋时期的诗文用韵与之极其切合。到了唐朝,初唐诗人的用韵逐渐转宽(同一个韵可用字增多)。后来《切韵》被定为科举的标准韵书,但其过于苛细的分韵会使用韵太窄,不利用诗文写作。于是,唐代官员奏请朝廷合并部分韵部,后经修改形成《唐韵》。到了金朝,王文郁撰写了《平水新刊韵略》,含106韵部。该韵常称为“平水韵”或“诗韵”,一直沿用至今,是目前格律诗写作的统一参考,写作者可借助“搜韵”网站(https://sou-yun.cn/QR.aspx)进行快速检索。

 

二、四声与平仄

古代汉语的发音分为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唐代释处忠在《元和韵谱》中描述:“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由此可以大致推测四种声调的特点:平声——平调,上——升调,去声——降调,入声——短调。关于四声,《文镜秘府论》中另有一个典故:梁王萧衍不知四声,尝从容谓中领军朱异曰:“何者名为四声?”异答云:“‘天子万福’,即是四声。”由此可知,古汉语中天子万福四字分别对应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平仄划分也较为简单,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与古汉语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只保留了三声: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由于格律诗写作一般遵循依古音的平水韵,直接通过普通话的音调判断平仄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格律诗初学者需要在判断平仄上花费功夫

 

三、区分平仄

虽然普通话没有保留入声,但是部分地区的方言仍具有四声的特征,如: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吴语。这类方言的母语者或熟悉者可直接根据方言的音调判断平仄,免去了区分平仄的学习过程。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技巧用于辨别平仄

1、普通话初辨

今读3、4两声的字皆对应古仄声,而今读1、2两声的字多来自古平声,但有少数入声混入。

2、常用入声字线索

拼音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字大概率为入声字:

a)b d g j z zh + 阳平(2声),如:博、得、国、觉、择、折。

b)fa、fo的所有音调,如:发、罚、佛、法

c)d、t、n、l、z、c、s + e(例外:了、呢),如:得、特、乐、择、策、色。

d)zh、ch、sh、r、k + uo,如:浊、啜、说、若、阔。

e)b、p、m、d、t、n、l + ie(例外:爹),如:别、撇、灭、跌、铁、孽、烈。

f)üe(例外:瘸、靴),如:月、缺。

3、非入声字的辨别线索

a)鼻音结尾,如:黄、王、防。

b)韵母为uai(率除外),如:怀、衰。

c)zi、ci、si,如:资、磁、司。

4、易误解为平声的入声字

Image removed.

 

、格律诗音律要求

熟悉了字的平仄,接下来需要了解格律诗的音律。格律诗按句数可分为三类: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多于八句)。一般而言,格律诗的押韵有以下要求

1. 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 必须一韵到底,不得换韵

3.大多押平字韵

4. 忌重字押韵

a)鼻音结尾,如:黄、王、防。

b)韵母为uai(率除外),如:怀、衰。

c)zi、ci、si,如:资、磁、司。

由此,五言诗有五种基本句式

1.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变体:平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3.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

4.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变体:仄平平仄仄)

七言诗基本句式则在五言的句式上加上和首节平仄相反的“帽子”

1.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通过 “黏”和“对”,便可将各种句式组合成一首格律诗。具体而言,格律诗要求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第二字)平仄相粘,这样可使格律诗的平仄多样化。

以上是格律诗的基本音律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拗救、借韵等不常用的手法留待后续社课学习。

 

五、总结

许树妙老师从韵书发展的角度切入,过渡到了格律诗写作中的四声与平仄,并为社员们讲解了辨别平仄的方法。此外,许老师还进一步为大家讲解了格律诗写作的句式以及句式组合的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格律诗写作的基本方式。最后,许老师与在座的同学就格律诗写作的问题展开讨论,社课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落下了帷幕。